注重传承创新,让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青阳腔散发出新时代魅力;将“宠物友好”理念融入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宠物经济”与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打造休闲打卡新地标,让千年古村落彰显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近年来,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立足实际,以“文化+旅游”业态融合驱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出一批文旅融合新业态,走出了一条有当地特色的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路,绘就出一幅“诗与远方”新画卷。
立秋过后,高温依然持续。在青阳县城美丽的芙蓉湖畔,一座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文旅新地标——“九华文创谷”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这个总投资4000万元的项目,对原芙蓉湖“禾田生态园”1400平方米闲置空间进行智慧盘活并新建300平方米文化展示空间,未来将成为集产业孵化、体验创作、艺术交流为一体的文化交流中心。
“我们将打造安徽首个‘中国网络作家村’,并通过招商推介吸引影视文学创作、数字媒体应用、非遗传承展演等新业态企业到此落户,构建充满活力的文创生态圈。”“九华文创谷”项目负责人何顺告诉记者,园区还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及创意空间,通过创业扶持、政策对接等优惠政策,预计可入驻企业10个,带动年产值10亿元。
“九华文创谷”前景固然令人期待,已初具雏形的萌宠产业园更让人看到这座灵秀之城决策者敏锐的产业嗅觉。
当“它经济”浪潮席卷而来时,青阳县果断决策,全力构建从生产制造到消费体验的萌宠经济产业链,并在圈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青阳县杨田镇,总投资9800万元、占地73亩的萌宠产业园内,4栋标准化厂房正拔地而起,预计一期项目将于今年10月完工。“产业园定位为打造集宠物食品和用品研发生产、展示交易、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青阳县杨田镇副镇长张刘林告诉记者,目前已吸引池州宝宠拾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入驻。
“去年我们线PG电子免费试玩万元,但代工模式难保品质。政府牵线帮助我们延伸产业链,新生产线投产后年预计产值可突破5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准备开发‘九华黄精犬粮’,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池州宝宠拾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冉说,过几天,他将带着“青阳产”宠物产品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亚太宠物展。
萌宠产业远不止于生产。今年4月,青阳县朱备镇依托深厚的“谛听”文化底蕴,将萌宠体验与文旅深度融合,成功举办谛听九华·宠物友好嘉年华,吸引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宠物家庭、宠物达人以及13家宠物行业品牌企业聚集于此。
聚焦萌宠经济,青阳县还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携宠出游”一站式服务体系,让爱宠家庭畅享无忧旅程。作为标杆企业,九华山德懋堂精心打造了专属宠物餐厅、客房、通道以及漂流、滑翔等丰富的人宠共乐活动,成功吸引大量年轻携宠客群。
青阳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九子岩景区龙头带动作用,青阳县已打造宠物友好营地5处、酒店3家、村咖6家,全县10家A级旅游景区支持宠物入园。
提起青阳县的文化底蕴,不得不说古老的戏曲声腔——青阳腔。青阳腔,有“戏曲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位于芙蓉湖畔的青阳腔博物馆,泛黄的古剧本,精美的戏服、头饰,色彩斑斓的脸谱在玻璃展柜的光影交错间,似乎在诉说着青阳腔从古至今的兴衰脉络及今日的重焕新生。
参观者在博物馆内既可以通过对实物观摩体味青阳腔深厚的文化根基,也可以化身“戏中人”——体验青阳腔同款妆容、学习独特声腔,还可以购买脸谱冰箱贴、钥匙扣等衍生品。
为了走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近年来,青阳腔的演员们精心复排了《百花赠剑》《美周郎·顾曲》等多部传统经典剧目,并与时俱进地聚焦当代主题,以乡村振兴、返乡创业等现代元素为背景,创排了《还乡》《拆墙》《狮子门传奇》等一批现代小戏,让古老剧种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早些年很多人不知道青阳腔,听说过的也以为是一种说话方式,现在通过文旅融合推广,很多人都知道了青阳腔是戏曲唱腔,这是非常大的进步。”青年演员柯敏感慨。柯敏介绍,青阳腔博物馆年度接待展演超120批次,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文创产品热销,古老艺术正焕发蓬勃人气。
注重传承与创新,让青阳腔的古韵声腔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新魅力;同样,在九华山下的千年古村落老田村,一些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更是呈现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场景。
“千年老田吴,九华第一村”,西汉时期就已建村的老田村是我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2023年入选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如今,这座李白曾驻足过的古村落,正完成一场静水深流的现代化蜕变。
近年来,老田村以“千年古村·尚书故里”为主题,突出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与文旅业态创新升级。以朱家大屋为例,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在修缮时既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建筑外观,又对内部构造进行调整,以契合当代年轻人的游玩审美。如今,朱家大屋已被打造为“老田剧场”平台,引入茶艺展示、脱口秀、剧本杀等业态,形成了“日咖夜酒”的特色经营模式。
老田村还打出“产业植入+人才回引”的组合拳,通过统一租赁、统一招商,盘活闲置古PG电子免费试玩建筑,精心植入茶艺、音乐娱乐、村咖、民宿等20余种新业态。“我们的理念是让传统的古村落‘既留得住乡愁,也装得下未来’,在传统文化保护上融入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免费体验的同时,宣扬我们当地的一些戏曲、家风、公益阅读文化。”工作人员孙军军介绍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春友通讯员董文芊摄影报道(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