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了尚能饭否?

  行业动态     |      2025-07-27 22:20

  与大部分中国城市面临“未富先老”窘境不同,有“海大富”之称的上海老则老矣,富也是真的富。以“富”抗“老”,上海试图蹚出一条新路。

  让所有城市艳羡的是,明明高龄群体还在继续增加,上海却并未显露一丝“老态龙钟”,倒是更有几分进退自如的“老辣”,就像电视剧《繁花》里站在宝总背后的爷叔,不动声色间,就把“黄浦江”里的事情盘算得一清二楚。

  作为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城市,上海1979年就一脚踏进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2000年足足早了21年——这时间已经足够又一代人的成长。

  2023年,上海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接近深圳的12倍,37.6%的占比也接近深圳的5倍,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超过577万——比很多中小城市的总人口数量还高,平均每年增加13万以上老年人口——比绝大部分城市的年度人口流入还多。

  截至2024年,上海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数量为86万人,占比超过5%,位居全国第一,而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这个数量是5万人左右。

  就算拿上海和以“年轻”著称的深圳比不那么公平,上海的“老”也已渗透至城市的各个层面。

  上海也不是没有感受到老年群体分布上的烦恼,多个核心城区老年人口比重超过40%,虹口和黄埔高达45%左右,这影响了产业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资源的调配,与之对应的浦东、闵行、松江的老年人口比重相对较低,户籍人口年轻化,产业发展就更好一些。

  作为刚刚站上5万亿GDP关口的中国经济第一城,上海的产业经济发展自有其远景规划与现时轨道,让其他城市头疼的“老龄化”,上海也早早有了足够细致的解决之道。

  上海是全球“大城养老”的典范之一,近700家养老机构,17万张床位、400多家长者食堂、500多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900多家日间照护机构、2400个以上助餐服务场所——发展适老经济、银发经济,上海已经深耕出了一片新天地,一站式养老服务点遍及各个城区,确保“老有所依”。

  2023年,上海的离退休职工人数达543万人,年度养老金支出接近3500亿元。其养老金标准在全国省市区里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平均5039元的月度养老金,比不少中青年群体的月薪还高。

  精明了一辈子的上海老年群体,深刻给小年轻们展示了何为“该省省、该花花”。

  比如“百元一日聚”,在上海市中心饭店,人均消费100元出头,包括中午和晚上两顿正餐,每顿近20道菜,餐毕可以唱卡拉ok、跳舞、走秀或打牌、聊天,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度过充实一天——类似模式其他城市并非没有,但服务品质距离上海差距极大、还多在郊区。另外,花一百元和老友们消磨一天的时光,不是所有城市的老年群体都愿意,而上海老年群体和嗅觉敏锐的商家携手,早把这一赛道玩出了新高度。不仅如此,上海的高端商场也闻风而动,推出了大受欢迎的银发主题体验空间。

  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年群体在上海充分享受“老有所乐”,力证自己仍是城市精彩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树起老人与年轻人的对立面,这本身就是城市底蕴的一种。

  因为上海在不断的吞并其他城市的年轻人,城市规模足够大、经济足够发达的上海,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高学历年轻群体纷纷来投,而不像其他城市的老龄化伴随高素质年轻群体的大量流失。

  不客气地说,上海的工具箱里还有大把的政策工具没有放出,比如户口限制、购房限制等都未完全放开,换言之,以上海的人才虹吸力和城市品牌力,只要上海愿意,完全可以收放自如,以优质青年群体的大批量输入适度调剂本地人口结构。

  此外,上海户籍人口中低于18岁人口的占比是稳步提高的,虽然他们以“新上海人”居多,但却是非常积极的一面,也是上海的坚实底气。

  多年前的上海,地铁里多的是操着各地口音的年轻人,大家眼睛里都有光,相信自己能够在这座城市闯出一片天。

  其实现在也一样,上海正在悄悄地向年轻的深圳看齐,给年轻人压力,更给年轻人希望,用包容换来一座城市的生机,而外资、科创和人才,就是上海剖开自己“老年画皮”的三把利器。

  单说人才方面,随着落户政策的逐步放宽,上海每年新增落户人数逐年增长,人才引进规模PG电子官方平台持续扩大,2024年上海新增居转户和人才引进落户人数达8万人。2025年,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全国第一。从产业结构来看,低端产业正在逐步搬离上海,高端产业则仍显如火如荼之势。老辣的上海,默默坚持对于人才定义的高门槛。

  而官方这样定义上海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上海青年造就青年上海,青年上海成为千万青年的圆梦之地”——公平、效率、规则是上海的“腔调”,也是上海吸引全球才俊的“密码”。不分地域、语言、性别、国籍——在这座“人民之城”,只要努力,人人都有出彩机会,人人都有归属认同。

  沃土之上,繁花似锦;上海并不是本地人的养老院,而一直是冒险家的游乐园。上海有老而弥坚的爷叔,更有意气风发的宝总。连续三年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写入工作报告,在上海,城市与青年创新创业是相互赋能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