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丽,这位8年敛财14亿、动辄一顿饭花上百万的“金融才女”,最终因集资诈骗被判无期徒刑,终身剥夺政治权利并没收全部财产。
70年代生于徐州一个打工家庭,小时候“饥一顿饱一顿”,16岁因为交不起学费、成绩也不顶尖,就此辍学。
那种从餐桌空空到心里空空的焦虑,会在人身上刻下一道隐形的杠杆:你要么学会满足,要么开始赌命。
要是安分,她也许能在县城里平稳过一辈子,逢年过节换台更好的冰箱,孩子上学不愁学费,已经不差。
一次局上,朋友轻描淡写说了炒股赚大钱的门道,那种“钱能生钱”的魔法像火星落在她心里。
那几年,她是很多人的“贵人”——邻里亲戚找她点拨,投资公司请她做理财顾问,媒体称她“爱拼才会赢的金融才女”。
人群的掌声会让人上瘾,那些闪光词像一层油,盖在她的心口,让她越发不愿意回到泥地里。
2010年,她带着“我要把钱做成钱”的野心回到内地,在浙江创办了腾信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口号很大——要做“全球金融业的航空母舰”。
她开价漂亮,“保本付息”“炒外汇”的剧本滚瓜烂熟,最要命的是利息给得比市场高好几档。
于是钱像潮水一样涌进来,从散户到老板,从老邻居到新朋友,大家都觉得自己找到了稳稳的幸福。
所谓的高息,多半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维持光鲜,直到某一天风向一变,墙“砰”的一声,露出里面空空的脚手架。
2018年,市场一阵波动,监管的目光落在这家“航空母舰”上,结果发现这船压根没办齐证。
腾信堂没有取得监管部门批准,多年来所谓“保本付息”的运转,靠的就是不断用新资金兑付老承诺。
帷幕被掀起的那刻,很多投资人还在等一个如期到账的短信,等来的却是“暴雷”两个字。
这一刻,才有人意识到,当年心动那点“高出市场数倍的利息”,不是馅饼,是陷阱。
说一句扎心的话: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高收益,也不会有不问风险的“保本”。
那一天的画面,在媒体上反复出现:素面朝天,穿着臃肿的家居睡衣,身形缩在角落里。
曾经的镁光灯、封面采访、掌声口号,都仿佛一夜退潮,只剩下“人怎么会走到这一步”的荒诞感。
有人用“同柜取存”“实际取现”这些典型手法洗钱——听上去技术性很强,本质就是试图把来路不正的钱变得看上去“正常”。
李某征因涉嫌洗钱、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被批捕,后来被判有期徒刑;李某、雷某也因洗钱获刑,分别三年六个月和三年,并处罚金三百六十万和一百七十万元。
链条的每一环都不干净,无论是出于“帮个忙”还是“拿点好处”,一旦伸手,就不是风能吹散的小错。
贫穷会塑造野心,这没错,可野心上再罩一层“快速致富”的滤镜,就会把风险滤得一干二净。
面对所谓的“保本高息”,请先想三个问题:对方如何产生稳定超过市场的收益?
现实里,我见过太多“熟人介绍”的悲剧:茶馆一桌人,听完一位“老师”娓娓而谈,人人觉得自己拿到了内部消息,回家就把养老钱搬出来。
我更愿意把这案子当作教材——非法集资、跨境洗钱的路径在技术上并不玄乎,难在披着“成功人士”的外衣,难在“信任”两个字。
监管部门需要更快的数据穿透能力,更强的跨境协作机制;市场也需要更健壮的投资者教育,哪怕是最朴素的常识提醒,也能救下一大把人。
而媒体在塑造“财富传奇”时,也该记得把“风险”四个字摆在高位,别只拍掌,不提问。
她本有一条体面的路:靠早年打拼积累的家底,做稳健的理财,开几家小店,小富即安。
但她转身踏进了一个越来越陡的斜坡——高回报的许诺,资本的饥渴,名望的裹挟,最后是法律的铁门。
那些被海报、演讲、豪车迷住的人,也许会在这条新闻下按一个“唏嘘”,然后转身继续追逐下一个高息。
也提醒每一个把“保本高息”挂在嘴边的人——你不是在兜售机会,你只是在倒计时。
8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综述”之《查改治贯通严防家族式腐败》指出,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观异化、亲情观扭曲,既没有管好自己,也没有管好家人,把公权力当成为家庭谋利的工具,并点名了多位“家族式腐败”的官员。
8月12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同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这怎么就全军覆没了~ @鸽武缘 @赵鸿刚通背拳 @冯小宝通背拳 #67式木柄手榴弹
生活的美好,值得被记录 如果你也想记录生活,可以试试Insta360 GO 3S,随你想拍、随心而摄~ #拇指相机GO3S #运动相机 #vlog拍摄 #日常分享 #运动女孩
官方再通报:“亮证女”丈夫被处理,防城港市公安局防城分局局长等多名公职人员被问责
广西防城港市委市政府调查组8月16日通报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后续处理结果。2025年8月3日,我市发布“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舆情情况通报后,调查组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本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原则,对有关违规违法和失职失责人员,深入开展调查和处理问责。
顾客自带2瓶茅台被餐厅调包,“我买完就拍了防伪码”,警方从更衣柜中搜出真酒,前厅主管伙同传菜员5个月调包120多瓶名酒,已被批捕
亲友相聚或是商务宴请,许多人都会选择自带酒水去餐厅,但今年5月19日晚上,王先生和老板在招待客户时却发现,有人竟然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动了他们自带的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