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通知离岗下线收拾东西时董事会问我持有几个点股份我:55%

  行业动态     |      2025-08-17 05:57

  会议室里,五名董事会成员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格外严肃。主席王建华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我需要多长时间收拾办公室?李明轩的声音平静得出奇,仿佛刚才听到的不是关于自己命运的宣判,而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安排。

  短暂的沉默。李明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王建华身上。那种眼神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感到了一丝不安,但他们还不知道这种不安意味着什么。

  十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刚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博士生,怀着改变世界的理想加入了这家当时还只有二十多人的初创企业。

  那时候的创新科技,办公室设在一栋老旧写字楼的三层,除了几台电脑和满墙的代码,几乎什么都没有。

  作为公司最早的技术负责人,他主导开发了公司的核心产品——一套企业级数据管理系统。

  那些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夜晚,那些反复调试代码的日子,那些为了一个算法优化而争论不休的会议,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在昨天。

  周末的时候,其他同事都回家休息,他还在那里敲代码,思考产品的下一个版本应该如何改进。

  公司的创始人陈志华经常开玩笑说:明轩,你这样下去会把自己累坏的。但李明轩总是笑着摇头:这不是累,这是享受。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李明轩的职位也在不断提升。从技术总监到副总裁,再到现在的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他几乎参与了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

  2016年的第一轮融资,2018年的产品转型,2020年的疫情危机应对,2022年的海外市场拓展,每一次关键决策的背后,都有李明轩的身影。

  他记得2017年的那个秋天,公司差点因为一个重大技术故障而失去最大的客户。

  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客户的系统突然崩溃,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业务运营。客户方面非常愤怒,威胁要终止合作并要求巨额赔偿。

  他们连续工作了48小时,期间李明轩几乎没有合眼。最终,他们发现问题出在第三方接口的兼容性上,并成功修复了系统。当客户的业务重新恢复正常时,已经是周一的早晨了。

  那次事件之后,客户不但没有终止合作,反而对创新科技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态度刮目相看,主动增加了订单。这件事也让李明轩在公司内部的地位更加稳固,董事会一致认为他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

  先是在几次重要的战略会议上,他发现自己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外。那些关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那些涉及重大投资决策的商议,他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结果。

  有一次,他偶然听到张永强和刘建设在茶水间讨论一个新的并购项目,当他询问详情时,两人的表情显得很尴尬,只是含糊地说还在初期论证阶段。

  然后是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他的邮件抄送名单被悄悄缩减了,一些重要的内部文件他需要主动申请才能看到,甚至连他最信任的技术团队成员也开始对他保持距离。

  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三月份。那时,两名新的董事会成员加入了进来。一个是来自某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张永强,四十五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总是穿着昂贵的定制西装。

  他说话的时候喜欢引用各种商业理论和成功案例,给人一种很专业的感觉。另一个是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前国企高管刘建设,五十二岁,做事风格比较强势,经常强调执行力和效率。

  这两个人的加入,明显改变了董事会的力量平衡。原本相对团结的管理层,开始出现了分化。

  有人支持更激进的扩张策略,认为公司应该趁着市场机遇快速做大规模;有人主张稳健发展,认为应该先巩固现有业务基础。

  有人认为应该引入更多外部资本,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快速增长;有人坚持保持独立发展,避免被投资方过度干预。

  李总,你总是从技术角度考虑问题,但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更大的格局和更快的速度。

  张永强不止一次在会议上这样说道。他的语气总是很客气,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确:技术思维已经过时了,现在需要的是商业思维。

  我们不能总是被技术思维束缚,市场不会等我们慢慢完善产品。刘建设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他经常举例说明其他公司是如何通过快速扩张和并购实现业务增长的,暗示创新科技的发展速度太慢了。

  面对这些质疑,李明轩选择了沉默。他知道在商业世界里,技术专家往往被认为缺乏商业嗅觉,不适合承担重要的管理职责。

  他也知道,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正在被稀释。但他没有想到,这种稀释会来得如此突然和彻底。

  三个月前,公司的业绩开始下滑。虽然下滑幅度不大,主要是受到了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但在董事会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几个重要客户的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约,新产品的推广效果也不如预期,市场份额面临被竞争对手蚕食的风险。

  我们需要新的思路,新的策略。王建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有时候,改变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如果我们不主动改变,市场就会强迫我们改变。

  李明轩听懂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在商业世界里,当业绩出现问题时,高管往往成为替罪羊。而作为一个被认为过于保守的技术背景高管,他自然成为了最合适的目标。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明轩对这种局面的发展早有预料。事实上,他已经为此准备了很久。

  他放下手头的工作,整理了一下衬衫,走向十七楼的会议室。这条路他走过无数次,但这一次,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

  五名董事会成员全部到场,这在平时的工作日并不常见。王建华坐在主位上,表情严肃得像是在处理什么重大危机。

  张永强和刘建设分别坐在他的两侧,两人的表情都显得有些紧张,但眼神中又带着一丝期待。

  另外两名董事会成员——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陈志华和财务总监出身的董事林雪梅——则坐在对面,两人都在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件,不敢直视李明轩的眼睛。

  李总,请坐。王建华指了指空着的椅子,那是一张单独的椅子,被有意安排在了桌子的对面,仿佛在暗示李明轩现在的处境。

  经过董事会的慎重讨论,我们认为公司目前面临的挑战需要新的应对策略。为了让你能够专心处理一些历史遗留的技术问题,董事会决定让你暂时离开管理岗位。

  暂时离岗?李明轩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他的平静反应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感到意外,他们本来预期会看到愤怒、震惊或者至少是困惑的表情。

  是的,我们希望你能够集中精力去梳理和优化现有的技术架构,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张永强接过话头,他显然是这个决定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管理层的事务,暂时由其他同事来承担。我们已经和几个候选人进行了初步接触。

  李明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了几秒钟。陈志华明显很不自在,不断地调整着坐姿,避开了他的眼神。这个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创业伙伴,现在显然站在了对立面。

  林雪梅则一直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件,她的手指在纸张上轻轻敲击着,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只有张永强和刘建设直视着他,眼神中带着某种胜利者的得意。

  明天上午你把办公室的文件整理一下,相关工作会有人来对接。刘建设回答,他的语气比张永强更加直接,你的员工卡和系统权限会在今天下班前暂停,这是必要的程序。我们需要确保公司信息的安全。

  这句话透露出了更多信息:他们不仅要让李明轩离职,还要立即切断他与公司系统的所有联系。这种做法通常只有在对员工完全不信任的情况下才会采用。

  明天之前?李明轩的语气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但不是愤怒或者恐慌,而是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

  对,明天之前就行,不用带走太多东西。王建华的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仿佛这件事已经讨论得太久了,公司会为你提供一个合理的补偿方案,你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李明轩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向在座的各位点头致意。这个动作显得很有风度,完全不像一个刚刚被解职的人应有的反应。

  更加什么?愤怒?抗议?刘建设接过话头,也许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毕竟最近几个月公司的方向调整,他的态度一直不太配合。

  陈志华终于开口了:我觉得我们对明轩有点太过分了。他毕竟为公司贡献了这么多年......

  志华,商业就是商PG电子官方平台业。王建华打断了他,我们不能因为个人感情影响公司的发展。明轩是个好人,也是个好的技术专家,但这不意味着他适合继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林雪梅一直保持沉默,但她的表情显得很复杂。作为财务负责人,她比其他人更清楚公司目前面临的真实情况。她知道业绩下滑并不是管理问题,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在这种情况下,她选择了保持沉默。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的嗡嗡声。李明轩的脚步声在大理石地面上回响,听起来格外清晰。

  他走得很慢,仿佛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偶尔有员工和他擦身而过,向他点头致意,他都会礼貌地回应,脸上保持着平静的微笑。

  透过落地窗,他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市景观,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夕阳西下,整个城市都被染成了金黄色,显得格外壮观。

  十年了。十年的时间,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博士,变成了一个被暂时离岗的中年高管。

  这种变化,说不失落是假的。他想起了刚入职时的那些日子,想起了和同事们一起加班的夜晚,想起了第一次获得大客户认可时的兴奋心情。

  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感到愤怒或者绝望。相反,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仿佛一直悬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已经凉了的铁观音。茶水的苦涩味在口中蔓延,但随之而来的是淡淡的甘甜。就像他现在的心情一样,初尝虽苦,但回味却甜。

  唯一不同的是,他手里提着一个空的纸箱,显然是准备用来装个人物品的。纸箱是他从家里带来的,上面还贴着搬家公司的标签,那是三年前他搬新家时留下的。

  办公室里的布置还是老样子: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技术类书籍和行业报告,从早期的《算法导论》到最新的《人工智能前沿》,记录着他十年来的学习历程。

  办公桌上放着两台显示器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昨天未完成的代码审查工作。墙上挂着公司发展历程的照片和他获得的各种奖项证书,包括2019年获得的行业技术创新奖和2021年的优秀管理者荣誉。

  李明轩开始收拾东西。他的动作很从容,一点也不像一个被迫离职的人。书籍按类别整理好放进纸箱,个人照片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用纸包好,桌上的几件小摆设也一一收好。

  那是一只玻璃做的小海豚,是他女儿五岁生日时送给他的礼物。还有一个木制的笔筒,上面刻着明轩哥哥,工作顺利的字样,那是他带过的一个实习生临走时留下的纪念。

  整理过程中,他偶尔会停下来,拿起某件物品仔细端详一会儿,仿佛在回忆与它相关的故事。

  当他拿起那张2018年公司年会的合影时,在照片上停留了很久。照片里的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包括现在已经和他反目的那些人。

  李总,收拾得怎么样了?他的语气显得很随意,仿佛只是路过顺便问一句。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专门来视察的。

  王建华在门口观察了一会儿,注意到李明轩确实只是在收拾个人物品,没有动那些公司文件。这让他稍微放心了一些。

  王建华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他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李明轩正在整理一堆技术手册,动作依然那么平静和有条理。

  又过了十几分钟,张永强和刘建设也偶然出现了。他们倚在门框上,看着李明轩收拾东西,表情有些复杂。

  李总,以后有什么打算?张永强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关切,但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试探。

  还没想好,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李明轩的回答很简短,没有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

  公司这边会给你一个不错的补偿方案,你不用担心经济问题。刘建设补充道,语气显得很诚恳,

  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推荐信。以你的资历和能力,找到一个好的职位应该不难。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从李明轩的反应中没有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他们本来希望能够探听到李明轩的下一步计划,但显然没有成功。

  两人曾经一起为公司的发展熬过无数个夜晚,也一起庆祝过无数个成功的时刻。看到李明轩正在收拾东西,陈志华的心情显得很复杂。

  老陈,不用解释。李明轩打断了他,第一次抬起头看着这个曾经的合作伙伴,我理解大家的难处。

  公司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董事会认为需要一些新的思路。陈志华还是想解释一下,虽然他知道这些解释显得很苍白,这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最终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陈志华的话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这个决定并不是全体董事会成员的一致意见。显然,有些人是被迫同意的。

  李明轩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看了看这个曾经的合作伙伴。陈志华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和无奈,头发比以前白了很多,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

  李明轩知道,在商业世界里,个人情感往往敌不过现实利益。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在面临利益选择时也可能站在对立面。

  这句话让陈志华更加愧疚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

  下午一点,林雪梅来到办公室。作为财务总监,她需要和李明轩核对一些财务相关的交接事项。

  李总,有几个财务流程需要确认一下。她拿着一叠文件,看起来比平时更加谨慎,还有一些签字权限的转移手续。

  两人花了大约一个小时处理这些事务。在这个过程中,林雪梅显得有些紧张,不时地看向门口,仿佛担心有人听到他们的谈话。她的手指在文件上轻轻敲击着,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李总,当所有手续都办完后,林雪梅突然压低了声音,四处看了看确保没有人在偷听,有些事情......你要小心。

  李明轩抬起头,看着这个平时话不多的财务总监。林雪梅今年三十八岁,是一个非常专业和谨慎的财务人员,很少会主动涉及公司政治。她现在的表现显然很反常。

  林雪梅再次看了看门口,然后凑近了一些:最近几个月的财务报表,有些数据......不太对劲。我试图向董事会反映,但是......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李明轩已经听明白了。作为财务专业人士,林雪梅发现了公司财务上的问题,但当她试图报告时,却被阻止或者忽视了。

  一些支出项目的分类有问题,还有几笔大额资金的流向不够透明。林雪梅的声音更低了,我怀疑有人在做假账。

  林雪梅点了点头,收拾好文件快步离开了。她走得很急,仿佛害怕被人发现她刚才的举动。

  下午三点,办公室里的东西基本都收拾完了。李明轩坐在空荡荡的办公桌前,看着眼前这个陪伴了他十年的空间。

  书架上空了,墙上的照片和证书也都取下来了,只剩下一些钉子留下的小孔。办公桌上除了那台公司的电脑,其他东西都已经装进了纸箱。

  整个办公室显得格外安静,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在空荡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这个曾经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空间,现在看起来有些凄凉。

  李明轩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楼下的城市景观。车流依然川流不息,行人依然匆匆忙忙,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离开而停止运转。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王建华再次出现在门口,身后还跟着张永强和刘建设。三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有些紧张,仿佛在进行某种重要的任务。

  李总,收拾好了?王建华问道,他的语气试图显得轻松,但眼神中透露出某种不安。

  那就好。王建华走进办公室,环视了一圈,确认李明轩确实只是收拾了个人物品,对了,李总,我想问个问题。

  关于公司的股权结构,我们需要更新一下记录。王建华的语气显得很随意,但他的眼神却很专注,你持有公司多少股份来着?我记得不太清楚了。

  这个问题让办公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张永强和刘建设都停下了脚步,目光投向李明轩。他们的表情显得很期待,仿佛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他们很重要。

  李明轩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若有所思地看着王建华。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想更新一下股东名册。王建华回答,但他的眼神显得有些躲闪,毕竟你现在......

  他没有说完这句话,但意思很明显:既然李明轩要离开管理层,那么他的股份情况就需要重新评估了。这可能涉及到股权回购、投票权限制等一系列问题。

  张永强和刘建设也围了过来,看似闲聊,实际上都在等待李明轩的回答。张永强甚至拿出了手机,仿佛准备记录什么重要信息。

  你们真的想知道这个答案吗?李明轩的声音很轻,但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他的语气中带着某种奇怪的情绪,不是愤怒,不是恐惧,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玩味。

  三个人都点了点头,尽管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李明轩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高管,持有的股份应该不会太多,最多就是百分之几的技术股而已。

  李明轩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城市景观。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的身上,让他的侧脸显得有些模糊。他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或者在回忆什么往事。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声都显得格外清晰。三个人都在等待着李明轩的回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李明轩放下手中的文件,缓缓转身。他的眼神在每个董事会成员脸上停留了几秒钟,最后定格在王建华身上。

  股份?你们真的以为这件事跟股份有关系吗?李明轩轻笑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玩味。

  他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最深处取出一个密封的牛皮纸袋,袋子上贴着红色的机密标签。

  十年了,我一直在等这一天。李明轩的手轻抚着纸袋,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淡定吗?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