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敛财14亿!1899个家庭血本无归而她一顿饭就要花上百万

  行业动态     |      2025-08-14 09:52

  

8年敛财14亿!1899个家庭血本无归而她一顿饭就要花上百万

  什么叫做“豪”?看了朱丽丽才知道,一车库的豪车、一口气买下23套别墅,甚至一顿饭就能够吃掉100万。

  而她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让自己从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打工妹,变成一个身价十几亿的富婆,直接被冠上了“金融才女”的称号。

  但是她的“豪”和“金融才女”的称号,是由1899个倾家荡产的家庭换来的。

  任何骗局的开场,都需要一个让人打心底里信服的主角,朱丽丽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这副“人设”,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首先就是那段“草根逆袭”的励志传奇,她来自苏北农村,家境贫寒,高中没念完便早早闯荡社会。

  洗碗、进厂,一步步摸爬滚打,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在23岁那年开了服装店,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这个故事模板,完美契合了大众“英雄不问出处”的想象,听起来亲切又振奋人心,仿佛她的成功,普通人也能复制。

  接着,是“股坛奇才”的专业光环,服装生意小有所成后,她话锋一转,一头扎进股市,据称天赋异禀、运气爆棚,在别人亏得一塌糊涂时,她却能屡战屡胜。

  从股票玩到期货,再到香港的线上黄金交易,她的履历越发光鲜照人,这层金光闪闪的“奇才”外衣,让她从“会做生意的个体户”,瞬间升级为“能点石成金的金融专家”,为她此后的集资行为,提供了最关键的信任背书。

  最后,是“顶级富婆”的实力展示,腾信堂公司成立后,朱丽丽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则最有效的“活广告”。

  她出门百万豪车代步,名下房产多达23处,一顿饭挥霍百万眼都不眨,她深谙包装之道,每日妆容精致、名牌加身,频繁穿梭于各类媒体场合,甚至不惜花重金出书,揽下“十佳杰出女浙商”之类的头衔。

  在普通人看来,这种极尽奢华就是她成功、公司实力的最好证明,谁会想到,这本身就是运营骗局的成本,是用来钓大鱼的昂贵鱼饵呢?

  三层人设层层叠叠,一个有故事、有能力、有实力的“女版巴菲特”形象,至此彻底稳固。

  有了令人深信不疑的人设,还需要一份让人无法抗拒的“美味诱饵”,朱丽丽抛出的,是当时金融市场上,一份堪称“天菜”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11%到20%!

  在那个年代,这远远超过了银行理财和绝大多数稳健投资,更致命的是,她还堂而皇之地打出了“保本付息”的旗号。

  这四个字,精准击中了普通投资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尤其是那些手握养老钱,既渴望增值又害怕风险的中老年群体。

  “高收益”和“保本”,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的承诺,却被朱丽丽用她“金融才女”的光环,巧妙地缝合在了一起。

  人们愿意相信,正因为她是奇才,所以她有能力做到别人望尘莫及的事情,当然,这一切的内核,不过是再古老不过的“拆东墙补西墙”把戏。

  公司一整个运营的流程无非就是,用新投资者的本金,去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新资金涌入,这个“雪球”就能一直滚动下去,制造出虚假的繁荣。

  朱丽丽和她的团队,就像一群嗅觉灵敏的推销员,在线下,通过熟人介绍、口耳相传,将这份甜蜜的毒药,递到了成百上千个家庭面前。

  再高明的骗子,也离不开适合骗局滋长的“肥沃土壤”,朱丽丽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那个时代背景和人性普遍弱点共同催生出来的结果。

  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人人都在热切渴望“一夜暴富”的年代,“钱生钱”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上弥漫着一股对财富的集体焦虑与狂热。

  人们亲眼见证了太多令人咋舌的造富神话,生怕自己错过搭上下一班财富快车,在这种氛围下,人们的判断力会不自觉地大幅下降。

  当一个像朱丽丽这样,背景励志、形象光鲜、承诺诱人的“机会”出现时,很多人内心的防线瞬间瓦解,他们看到的不是风险,而是通往财富自由的捷径。

  这其中固然有贪婪在作祟,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对“专业”的盲目崇拜,以及难以抗拒的社交压力。

  当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纷纷参与其中,并且言之凿凿地宣称自己已经赚到了钱时,要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其难度便会指数级增加。

  此时,质疑反而成了一种与财富为敌的愚蠢行为,于是,1899个投资者,就像被一块巨大磁铁吸引的铁屑,前仆后继地涌向了腾信堂这个巨大的资金黑洞。

  2018年,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监管的日益收紧,这颗在阳光下闪耀的美丽泡沫终于被戳破了,一名大额投资者的撤资请求,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腾信堂的资金链应声断裂。

  嗅到危险气息的朱丽丽,选择了最懦弱却也最必然的结局“卷款潜逃”,她以为可以逃到天涯海角,继续过她昔日那般纸醉金迷的富婆生活,然而,在泰国曼谷躲藏的日子并不好过。

  PG电子试玩

  语言不通、惶惶不可终日、不敢出门,曾经的光鲜亮丽早已荡然无存,当她最终被警方抓获,穿着臃肿的睡衣出现在镜头前时,人们几乎认不出这个素面朝天的中年妇女,竟是当年那个神采飞扬的“女浙商”。

  朱丽丽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为她的贪婪付出了终极代价,而她骗走的14.49亿巨款,早已被她挥霍、洗白、转移,所剩无几。

  最终清退给受害者的资金,竟不足总额的十分之一,对于那1899个家庭而言,这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对信任的彻底毁灭,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沉重打击,多少人的养老钱、血汗钱,都随着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化为了泡影。

  PG电子试玩

  朱丽丽的故事落幕了,但它留下的警示却远未结束,她是一个精明的骗子,却更是人性和时代共同催生出的一个怪胎。

  只要“一夜暴富”的诱惑依旧存在,只要“专业”的外衣还能轻易蒙蔽双眼,类似的“菜谱”,就随时可能被新的“厨师”捡起,烹制出下一场不知名的“盛宴”。

  而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看懂这份“菜谱”的奥秘,或许正是保护好自己钱袋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