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气味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行业动态     |      2025-08-13 17:24

  PG电子官方平台PG电子官方平台

一种数字气味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传统的芳香盒等气味原料都是利用气体扩散原理,将香味释放到室内或室外空间的,或者再通过加热或增加空气流动的方式来增强香味释放的速度和浓度。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沉浸式体验的要求愈发提高。在虚拟环境中,视觉、听觉、触觉、都无法代替嗅觉的作用,嗅觉感知是虚拟现实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广告的体验过程中,符合场景的气味的加入更能使人们感到身临其境。

  用于播放气味的设备,一般包括气泵、气路,气路上设置气味原料的存储装置,通过气体流过气味原料表面,把气味原料散发的气味携带上,通过气体在外部环境中的扩散而把气味传播出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展现多种气味并把气味扩散传播到周围空气中,气味原料的播放和存储装置就非常重要,播放时需要能够播放指定的一种或多种气味,而气味来源与气味原料,气味原料多为挥发性材料,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气味会大量流失,因此气味播放装置还需要能够长期密封存贮气味原料。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气味播放设备需要能够播放多种气味,且其使用的气体原料存贮装置需要长期存贮气味原料保证气味不流失,还需要控制气体气路的通断,保证按需散发气味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不使用时可密封保存气味原料,使用时可安全接通气路,保证气路具备足够气体压力,能够准确播放指定的气味的数字气味播放器。

  一种数字气味播放器,包括多个气味播放单元,还包括气路分隔架、主控线路板,所述的气路分隔架设有进气口、共气腔、多个分气腔,所述的进气口与共气腔连通,所述的共气腔分别与多个分气腔连通,所述的分气腔分别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与气味播放单元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所述的气味播放单元设有子线路板、电磁阀,所述的子线路板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的电磁阀与子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的进气口与气源连通。本方案的共气腔、分气腔均为中空管结构,相当于一个气体存贮容器,气体从气源通过进气口进入共气腔,并可在共气腔里聚集、产生一定压力,需要播放气味时,可根据指令打开相应的气味播放单元的电磁阀,气体从共气腔进入分气腔,再次聚集、产生一定压力,再从分气腔进入气味播放单元、带出气味后进入周围环境中,处于该环境内的人可以嗅到所带出的气味;气味播放结束,关闭电磁阀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共气腔分别与多个分气腔通过分气电磁阀连通,所述的分气电磁阀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主控线路板可根据指令打开或关闭某个指定的气味播放单元的电磁阀及该气味播放单元所在的分气腔上的分气电磁阀,从而将共气腔与该分气电磁阀所在的分气腔连通,气体可以流动到气味播放单元中,并带出气味分子。

  优选的,所述的气味播放单元包括筒形盒体、进气连接口、气味散发口,所述的盒体内设有料仓、子线路板,所述的料仓内存贮可散发气味的气味原料,所述的料仓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的料仓通过第一电磁阀与进气连接口连通,所述的料仓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气味散发口连通,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别与子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的子线路板上设有数据插头。本方案利用电磁阀阻断气路的特点,将不使用的料仓与外部连通的气路封闭起来,起到了密封料仓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子线路板通过数据插头与主控线路板可插拔连接,所述的进气连接口与出气口可插拔连通,所述的主控线路板设有电源线路板。本方案可实现气味播放单元在主控线路板上的数字化设置,即在指定的位置上放置指定的气味播放单元,每个气体播放单元都可以拥有一个单一的数字编号,主控线路板通过数字编号识别气味播放单元。

  优选的,所述的气路分隔架设于外壳内,所述的外壳上部设有可容多个气味播放单元外露的敞口,所述的外壳设有前面板、后面板,所述的主控线路板设有外露的电源接口、数据接口,所述的外壳底部设有防滑垫。本方案的数据接口用于接受或更新指令,以及气味播放脚本等,对应于不同的电影、场景等,主控线路板可实现多种不同的气味播放过程。

  优选的,所述的数字气味播放器设有压电泵,所述的压电泵与共气腔连通,所述的压电泵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敞口上方设有气味混合罩,所述的多个气味播放单元均设于气味混合罩内,所述的气味混合罩顶部设有出气窗口。本方案气味混合罩将所有气味播放单元的气味散发口均包围在内,当播放混合气味时,几个气味播放单元散发出的气味可在气味混合罩内混合后,一起从出气窗口溢出,给使用者带来新的气味体验。

  优选的,所述的分气腔的出气口位于分气腔同一侧面,该侧面上设有与出气口一一对应的阶梯结构,所述的出气口为凸出侧面的圆管。本方案的分气腔成楼梯状,出气口位于楼梯台阶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分气腔两两连接固定。本方案的分气腔为长条形结构,分气腔两两之间连接固定,有利于增加整体强度。

  本方案由控制模块(主控线路板、子线路板、电源线路板、电磁阀)、动力模块(气泵、共气腔、分气腔)和气味播放单元等组成。工作时,主控线路板控制压电泵输出气流,控制分气电磁阀和相应气味播放单元电磁阀开启,气流流经料仓,吹出相应气味,同时工作的气味播放单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方案产品比以往产品气味种类更丰富,可以满足更多场景使用需求,多个气味播放单元同时工作可以实现气味调和,开发新气味,缩短新气味的开发周期。

  本方案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别设于料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打开时,气流由第一电磁阀、进气口进入料仓,然后携带气味分子从出气口、第二电磁阀流出,不需要该料仓内气味时,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相当于将料仓与外界空气隔绝,料仓内气味原料的气味分子不会白白散发、损失。

  现有设计中,为1个气源或气泵直接对应多个气味播放单元,缺点是气压损失大,气流流量小。本方案采用多个分气电磁阀一一对应多个个分气腔,不需要散发气味的分气腔采用分气电磁阀与气源相当于1个气源或气泵只对应1个分气腔,分气腔上的气味播放单元远少于气味播放单元的总量;同时,1个气源或气泵间接对应的还是全部的气味播放单元,这样气压损失小,流量损失也小。

  1、比以往产品气味种类更丰富,可以满足更多场景使用需求,多个气味播放单元同时工作可以实现气味调和,开发新气味,缩短新气味的开发周期。

  2、电磁阀工作控制方便、准确,当多个存贮有不同气味原料的气味播放单元共同工作时,方便控制指定的气味播放单元接通或断开气路,从而可散发出需要的气味。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数字气味播放器,包括多个气味播放单元1,还包括气路分隔架2、主控线,进气口21与共气腔22连通,共气腔22分别与多个分气腔23连通,分气腔23分别设有多个出气口24,出气口24与气味播放单元1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气味播放单元1设有子线、电磁阀,子线与主控线电连接,电磁阀与子线位于分气腔23同一侧面,该侧面上设有与出气口24一一对应的阶梯结构,出气口24为凸出侧面的圆管;分气腔23两两连接固定;

  共气腔22分别与多个分气腔23通过分气电磁阀4连通,分气电磁阀4与主控线电连接;

  气味播放单元1包括筒形盒体12、进气连接口13、气味散发口14,盒体12内设有料仓15、子线内存贮可散发气味的气味原料,料仓15设有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7,料仓15通过第一电磁阀16与进气连接口13连通,料仓15通过第二电磁阀17与气味散发口14连通,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7分别与子线电连接,子线;

  子线与主控线可插拔连接,进气连接口13与出气口24可插拔连通,主控线上部设有可容多个气味播放单元1外露的敞口26,外壳25设有前面板、后面板,主控线底部设有防滑垫27;敞口26上方设有气味混合罩5,多个气味播放单元1均设于气味混合罩5内,气味混合罩5顶部设有出气窗口51;

  数字气味播放器设有压电泵6,压电泵6与共气腔22连通,压电泵6与主控线电连接。

  具体使用过程是:将气味播放单元1一一插接到气路分隔架2上的出气口24上,然后将气味混合罩5固定在外壳25敞口26上方;

  工作时,通过电源接口31、数据接口32接通电源和数据线,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工作过程,主控线的电磁阀,压电泵6产生的气流通过进气口21进入共气腔22内,然后通过打开的分气电磁阀4进入分气腔23,分气腔23内气流通过气味播放单元1的第一电磁阀16、进入料仓15,然后携带气味分子从第二电磁阀17流出进入气味混合罩5,同时工作的气味播放单元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没有被指定播放气味的气味播放单元1,其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7均为关闭状态,相当于将料仓15与外界空气隔绝,料仓15内气味原料的气味分子不会白白散发、损失;

  需要播放多种气味时,主控线打开多个对应的分气电磁阀4、多个对应的气味播放单元1的电磁阀,气流带出指定气味,并在气味混合罩5内混合后溢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