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克洪报道:“一开始其实我是拒绝的,担心游戏会带坏小朋友,更担心英歌变了味。”英歌(普宁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说,“但是他们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如果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英歌,那也很好。”8月1日,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普宁英歌)从今年央视春晚的开场秀跳进了手游《逆水寒》中去——当万千玩家在虚拟江湖中伴随NPC舞动起手中的英歌槌,当千年的“中华战舞”遇上年轻的数字科技,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正式启幕。
近年来,潮汕英歌凭借其刚劲豪迈的武术风格与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非遗“破圈”传播的代表。在2025年除夕夜,普宁英歌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与歌手谭维维一起完成了《潮起舞英歌》节目表演,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华战舞”的古老魅力与传承创新。
“所以当我们开启航海赛季,把目光放在英歌上时,实地采风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逆水寒》文案编剧小黑告诉记者,在今年4月份,游戏动画编导、文案编剧一行便前往普宁拜访陈来发,在了解英歌历史演变、观摩英歌表演、学习英歌动作、采集道具数据的同时,也邀请登上春晚的一行英歌表演者前往杭州进行动作捕捉。
根据网易动作捕捉实验室负责人介绍,游戏动作捕捉技术,即在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通过360度环绕的摄像机生成人物模型的骨骼动画,让人物模型能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游戏中。
“我们尝试过找其他的舞蹈演员学习英歌的动作然后动捕,但是完全得不到春晚上英歌的那种大开大合的精气神,只有原班人马才能达到效果。”《逆水寒》动画编导轩仔说。
动作捕捉实验室里,追光灯如夏日正午般灼热,英歌队员身着密不透风的动捕服,一遍遍跳跃、劈槌、呐喊,汗水浸透衣衫,在地面洇出深色印记。当记者询问他们的感受时,一位队员坦诚回答:“累,每一次都要做到极致,一上午跳了十多场,但是希望到时玩家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自己体验到的,是最纯正的英歌,最纯正的潮汕文化。”
从乡野间代代相承的炽热仪式,到数字世界里的崭新身影,英歌穿越千年烟尘,在科技加持下焕发别样生机。这绝非一场简单的模仿秀,而是传统魂魄在虚拟土壤里的重新扎根与蓬勃生长。数字技术不再仅仅作为冰冷的记录工具,它化身为一座无形的桥梁,让古艺在流转中保持呼吸——这是中华战舞在数字时代里寻得的新生,血脉涌动不息,精魂永续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