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海外专家什么时候到?”赵建国焦急地问道。“今天上午就到,咨询费200万已经打过去了。”财务经理擦着汗回答。
当身穿西装的专家走进车间,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个花200万请来的国外技术专家,竟然是...
2023年的春天,东海市的海风依旧带着咸湿的味道。位于工业园区的华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厂区里,机器轮转的声音从未停歇。
张明辉站在三号车间的生产线前,手里拿着一份技术报告,眼神专注地盯着设备运转的每一个细节。35岁的他身材中等,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虽然穿着普通的工作服,但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专业自信让人印象深刻。
“张工,这台设备又开始震动了,你来看看吧。”车间主任刘强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急切的表情。
张明辉放下手中的报告,走向出现问题的设备。他蹲下身子,仔细听着机器运转的声音,然后用手轻轻触摸设备的外壳,感受震动的频率。
“应该是轴承的问题。停机检修,换一套新的轴承组件。”张明辉站起身,语气平静而肯定。
“产量重要,质量更重要。如果现在不处理,等轴承彻底损坏,整条生产线都要停下来,那损失更大。”张明辉的话音刚落,就开始指挥工人进行设备检修。
两个小时后,生产线重新启动,运转平稳如初。刘强松了一口气:“还是张工厉害,一听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张明辉在华光精密工作了整整七年。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做起,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技术嗅觉,一步步成长为公司的总工程师。这七年来,他解决过的技术难题数不胜数,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为公司挽回巨大的损失。
在公司的技术档案室里,有一个厚厚的文件夹,专门记录着张明辉这些年的技术成果。从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合格率,到引进新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从解决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到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张工真是我们公司的宝贝,有他在,我们什么技术难题都不怕。”这是老员工们经常说的话。
赵建国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摆着厚厚一叠财务报表。2023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材料涨价、订单减少、竞争加剧,每一个因素都在压缩着公司的利润空间。
李华递过一份详细的工资统计表。赵建国的目光很快锁定在张明辉的名字上:月薪8万元。这个数字在整张表格中显得格外突出,甚至超过了很多中层管理人员的工资总和。
李华有些犹豫:“张工确实是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这些年为公司解决了很多问题...”
“我知道他有能力,但是八万块钱的月薪,一年就是近百万的人力成本。现在市场这么难做,我们必须控制成本。”赵建国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赵建国开始盘算起来。如果把张明辉的工资降到5万,甚至4万,一年就能节省几十万的成本。而且,现在外面有很多年轻的技术人员,工资要求不高,也许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替代者。
“老陈,我们公司的人力成本太高了,需要优化一下人员结构。”赵建国开门见山。
“主要是技术岗位,特别是一些高薪的技术人员。你去市场上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招到一些年轻的技术员,工资成本控制在3到4万之间。”
陈主任有些担心:“可是现有的技术人员都比较熟悉我们的设备和工艺,如果贸然更换...”
“熟悉是可以培养的,但是高工资是实实在在的成本。你先去了解市场情况,有合适的人选就安排面试。”赵建国摆摆手,示意陈主任可以离开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陈主任陆续安排了几个年轻技术员的面试。这些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工资要求确实不高,普遍在3万到4万之间。
赵建国越看这些年轻人越满意。在他看来,技术这种东西,只要用心学,总是能掌握的。而且年轻人有朝气,有拼劲,也许能给公司带来新的活力。
于是,赵建国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优化技术团队的人员结构,用年轻技术员逐步替换一些高薪的老员工。而这个计划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张明辉。
赵建国心里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他不打算直接开除张明辉,毕竟张明辉在公司工作了七年,贸然开除可能会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他想用另一种方式:降薪。如果张明辉接受降薪,那公司就能节省成本;如果张明辉不接受,那他就会主动离职,这样公司既省了钱,又避免了直接开除员工的负面影响。
那天下午,张明辉正在车间检查设备维护情况,突然收到了人力资源部的通知:赵总要见他。
赵建国清了清嗓子:“是这样的,公司现在面临一些经营压力,需要调整一下成本结构。”
“你也知道,现在市场不好做,我们必须想办法降低运营成本。经过公司管理层的讨论,决定对部分岗位的薪酬进行调整。”赵建国说着,观察着张明辉的表情。
“你的技术能力我们都认可,但是你的薪酬确实偏高了。公司决定,从下个月开始,你的月薪调整为4万元。”赵建国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一些。
张明辉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赵建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从8万降到4万,这不是简单的调整,而是直接砍去了一半。
“赵总,您说的调整幅度有点大,我能问一下原因吗?”张明辉努力保持着冷静。
“市场环境不好,公司必须控制成本。而且我们也考察了市场上其他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4万元已经是很有竞争力的价格了。”赵建国看着张明辉,“你放心,只要你愿意留下来,公司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张明辉深深地看了赵建国一眼:“赵总,我在公司工作了七年,这些年我为公司解决了多少技术难题,创造了多少价值,您应该是清楚的。现在因为市场不好,就要把我的工资砍一半,这合理吗?”
“张工,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公司也有公司的难处。你看,现在有很多年轻的技术人员,他们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很有能力。公司需要考虑整体的利益。”赵建国的话里带着明显的威胁意味。
张明辉听出了赵建国话里的潜台词:如果不接受降薪,公司就会用年轻技术员来替换他。
“那我们就只能遗憾地结束合作关系了。当然,公司会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给你相应的补偿。”赵建国摊摊手,一副无奈的样子。
张明辉沉默了几分钟。他想起了这七年来在公司的点点滴滴,想起了那些被他解决的技术难题,想起了同事们对他的信任和依赖。可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变得不重要了,在老板眼里,他只是一个成本过高的员工。
“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你可以好好考虑。不过我希望你能尽快给我答复,毕竟公司的工作不能等。”赵建国也站了起来,伸出手想要和张明辉握手,但张明辉只是点了点头,就离开了办公室。
张明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心情复杂。他拿出手机,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晚上回家再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老公,我支持你的任何决定。”妻子握着他的手说道,“虽然降薪对我们家庭经济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情和发展。”
“我想了一个下午,PG电子免费试玩如果接受降薪,就等于向这种不公平的做法妥协。而且,即使我现在妥协了,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刁难。”张明辉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不用了,我的决定不会改变。按照公司的规定,我需要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这一个月我会把所有的工作交接好。”张明辉打断了赵建国的话。
“那好吧,既然你决定了,我也不勉强。希望你能把交接工作做好。”赵建国有些尴尬地说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张明辉认真地进行着工作交接。他把自己这些年积累的技术资料整理归档,把各种设备的维护要点详细记录,把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都写成了规范的技术文档。
“是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张明辉拍了拍刘强的肩膀,“以后有什么技术问题,按照我留下的文档去处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可是有些问题,光看文档是解决不了的,还是需要你这样有经验的师傅在场指导。”刘强担心地说道。
张明辉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按照公司的规定,技术资料属于公司财产,他不能带走任何核心技术文档。虽然这些技术大部分都是他亲自开发和完善的,但规定就是规定。
张明辉一一和同事们告别,心中五味杂陈。这七年的时光,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这些熟悉的设备和工艺流程,都将成为过去。
离开华光精密后,张明辉并没有急着找新工作。凭借这些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行业声誉,他决定尝试一条不同的路:成立自己的技术咨询公司。
“是的,我想试试看。这些年我积累了不少技术经验,也认识了一些行业内的朋友,也许能做出一些成绩。”张明辉信心满满。
张明辉在新加坡注册了一家技术咨询公司,专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由于他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很快就在国际平台上积累了良好的声誉。
通过网络平台,张明辉开始接一些海外的技术咨询项目。起初项目不大,主要是一些设备故障诊断和工艺优化建议。但随着客户口碑的传播,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咨询费用也越来越高。
“明辉,你看这个项目怎么样?”妻子拿着一份咨询合同说道,“咨询费是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00万了。”
张明辉看了看合同内容:“这是一个德国公司的精密制造项目,需要解决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在我的能力范围内。”
随着业务的发展,张明辉的技术咨询公司在国际平台上的评价越来越高。客户们对他的专业能力赞不绝口,认为他不仅技术过硬,而且服务态度认真负责。
张明辉离职后,赵建国按照计划招聘了几个年轻的技术员。这些年轻人确实工资不高,而且学习能力也不错,很快就熟悉了基本的操作流程。
“看吧,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学得快,要求也不高。”赵建国对人力资源总监说道,“我们这次的人员调整还是很成功的。”
最初的几个月里,公司的生产确实很正常。年轻的技术员们按照张明辉留下的技术文档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大部分问题都能顺利解决。
“赵总,您看,这几个月我们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而且生产也没有受到影响。”财务经理李华拿着成本分析报告向赵建国汇报。
赵建国满意地点点头:“这说明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有时候,改变是必要的。”
2023年9月,距离张明辉离职已经过去了4个月。华光精密的生产线依然在正常运转,赵建国对自己的决策越来越满意。
那天上午,赵建国正在办公室里查看销售报表,突然听到车间里传来急促的警报声。
车间主任刘强脸色苍白地跑了过来:“赵总,三号生产线出问题了,设备突然停机,而且有异常的噪音。”
赵建国跟着刘强来到三号生产线前。只见这条价值数千万的精密生产线此时静静地停在那里,偶尔发出一些奇怪的响声。
“我们按照技术文档检查了,但是没有找到问题的原因。”一个技术员小心翼翼地说道。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技术员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但设备依然无法正常启动。更糟糕的是,当他们强行启动设备时,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急剧下降,从平时的95%跌到了50%以下。
赵建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设备故障,不仅会影响当前的订单交付,还可能影响公司的声誉和未来的业务。
可是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来了之后,检查了整整一天,也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套设备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故障,可能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厂家技术人员无奈地说道。
接下来的一周里,公司请了好几家技术服务公司,都没能解决问题。生产线时停时开,产品合格率忽高忽低,整个生产节奏完全被打乱了。
“赵总,客户开始投诉了,他们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很不满意。”销售经理拿着一叠投诉单走进赵建国的办公室。
赵建国看着这些投诉单,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技术问题,公司可能会失去这些重要客户,那损失就不是几十万,而是几百万甚至更多。
“我们已经联系了所有能联系的技术服务公司,但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人力资源总监陈主任一脸愁容。
“我们能不能联系一下张工?毕竟他对我们的设备和工艺最熟悉。”刘强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议。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每天几十万的损失,再加上客户投诉,公司真的承受不起了。”刘强继续劝说。
又过了几天,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不仅三号生产线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他几条生产线也开始出现类似的问题。整个工厂的生产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赵总,我们必须想办法了。再这样下去,公司就真的完了。”财务经理李华急得快要哭了。
“联系行业协会,看看他们能不能推荐一些国外的技术专家。”赵建国咬着牙说道。
行业协会的回复很快就来了。他们推荐了一位在新加坡注册的华人技术专家,专门从事精密制造设备的技术咨询。这位专家在国际平台上有很高的评价,处理过多起复杂的技术难题。
“200万人民币,包括现场诊断、问题解决和技术指导。”协会的工作人员回复道。
200万!这个数字让赵建国心疼不已。这相当于张明辉两年多的工资,也相当于公司几个月的净利润。
“这位专家确实贵,但是口碑很好。而且您现在的情况,每天损失几十万,如果能尽快解决问题,200万也是值得的。”协会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
赵建国算了一笔账。如果设备问题继续下去,不仅有每天几十万的直接损失,还可能失去重要客户,那损失就更大了。相比之下,200万的咨询费虽然心疼,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天上午,华光精密的会议室里,赵建国和几个高管正在等待这位传说中的技术专家。
“请他到会议室来。”赵建国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迎接这位花了200万请来的专家。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深色西装的身影走了进来。这个人身材中等,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提着一个专业的工具箱。
赵建国站起身来,准备和这位专家握手,嘴里还在说着:“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公司的技术问题就拜托您了...”
赵建国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人力资源总监陈主任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财务经理李华的手在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