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世界,共创未来。7月20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这是一届顺应时代、凝聚共识的盛会。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畅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关切与共识。
与前两届相比,这届链博会盛况空前,“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范”更强更足。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目前已有102家企业和机构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协议,比去年现场签约数量增加50%……这些丰硕的成果,既彰显了各国工商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共同诉求,也体现了中国强化全球产业链韧性、凝聚合作共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意和决心。
“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育,链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在链博会上,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被国际友人亲切地称呼为“链氪先生”。他表示,本届链博会链式逻辑更清晰,更加注重帮助企业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
来自五洲四海的“链博伙伴”带着合作共赢的最新成果闪亮登场。本届链博会设置了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走进链博会展馆,人群熙攘,“创新味”十足,“国际范”拉满。从“空中巴士”到“陆地航母”,从“天鲲号”“昆仑号”等大国重器到“哮天犬”“蜘蛛侠”“醒狮”等“赛博”机器人,一系列新产品吸引观众拍照打卡。从低碳生产到数智赋能,链博会上的很多场景都折射出产业链供应链的活力。
观众可以像工程师一样检视供应链网络,体验虚拟工厂漫游,享受智能机器人调配的饮品,通过XR眼镜沉浸式穿梭于电商购物、社交互动、文化旅游等应用场景……今年展陈方式更突出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叙事,体验感也变得更丝滑。
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部长杨晓军告诉记者,智能汽车链的电动化转型浪潮与绿色农业链的数字化变革交相辉映、清洁能源链的低碳革命与数字科技链的智能升级深度融合,恰恰直观展现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链接,共赢生态。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生产力和供应链发展。杨晓军表示,链博会不是简单聚合孤立技术,而是搭建了展示数字技术赋能、升级传统产业链的生态平台。众多企业携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共同探索供应链数字化前景。例如,西门子展示了可在虚拟环境中对设备进行仿真验证与调试的数字孪生技术,生动勾勒出“虚实对话”的精彩场景;高通与中国链上伙伴共同呈现了多款支持5G-A特性的终端,串联起从3G、4G到5G—A时代的数字通信脉络和成果。很多参展商表示,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抢答题,而链博会正是助力企业抢跑的加速器。
——全栈AI,链接世界。人工智能正以周为单位加速度迭代。本届链博会,众多参展商携硬核成果而来,既有混合式AI、AI手术机器人、矿山AI大模型、智能仿生手等前沿技术产品,更以场景化形式演绎AI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图景。例如,湖北20余家企业组团勾勒完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成为第三届链博会关注度最高、人气最旺的“网红”展区之一。在英特尔展台上,来自联想、荣耀、小米等多款个人电脑悉数亮相,展示了知识、办公、娱乐、创作及垂直领域等五大AI应用场景。正如一些参会嘉宾所言,AI引发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而链博会正在推动各方迎接并拥抱这场革命。
——链动绿色,共创美好未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净零目标背景下,打造绿色、低碳的产业链供应链已成为时代所需。本届链博会汇聚了系列“绿科技”成果,“含绿量”持续提升。例如,可原地掉头的新能源汽车、全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绿色手术室”等亮眼夺目,零碳奶粉、零碳光伏板、零碳酸奶等满溢生机。正大、雅苒国际等跨国公司展示其携手中国供应链伙伴推动全球低碳发展的成功实践,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呈现绿色金融在供应链生态中的战略价值。很多专业观众纷纷表示,链博会展示了“绿色发展”如何真正落地,让大家了解绿色已成为企业竞争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首发站”发布内容涉及AI及数字化的项目占比超九成。在多场会议活动中,政商学界嘉宾围绕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前沿议题展开交流,促成多项数字化和绿色化解决方案落地。参会嘉宾纷纷表示,链博会不仅是当下的成果展,更是未来的风向标。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链博会层次更高、人气更旺、交流更广、成果更实。”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表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兴旺”。各国因合作而产业兴,企业因链接而事业旺。
——“国际范”更足。链博会举办三届来,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的26%、第二届的32%,上升至本届的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大批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积极参展。25家国际组织观展参会,其中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贸法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家国际组织参展。172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其中很多境外商协会机构表示明年将组织企业参展。
——“创新力”更强。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本届链博会首次增设创新链专区,完整呈现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全链条转化过程,生动展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化密码”,构建精准畅通、完整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
同时,首次打造以“链博新品·共促未来”为主题的“链博首发站”。在上届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基础上,新发布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韧性指数,形成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并首次绘制6链1展区产业图谱。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企业大放异彩,宇树科技、强脑科技、优必选等行业领军企业,22家湖北科创企业携手呈现“机器人总动员”;创新融合展区的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联袂上演低空飞行器“舞台秀”。
——“链接度”更高。李兴乾表示,链博会就像一个超级磁场,把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吸引过来。我们不追求短期的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今年创新优化了链博会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帮助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找朋友、找伙伴、找解决方案、找应用场景”。“链主”企业与“链属”企业联合参展,同台讲述供应链合作故事。例如,在数字科技链馆,苹果公司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力拓集团与中国宝武钢铁再度携手亮相,展示国际合作成果。此外,不少省份纷纷推出优势产业集群,浙江数字科技、贵州大数据、湖北人形机器人、陕西汽车制造等产业企业组团参展。全球展商在现场直观感受、专业交流,很多企业约定后续深度对接洽谈。“各国产业将因链接而成长,世界经济贸易也因链接而振兴繁荣。”李兴乾如是评价。
此外,中国贸促会同与会工商界代表在链博会开幕式上共同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提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等五条倡议,倡导更多国家工商界加入,携手共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今年是链博会连续举办第三年,参展企业中既有大量‘回头客’,也有一批‘头回客’”“本届链博会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5%”。杨晓军告诉记者,广大参展商普遍表示,本届链博会展示精彩、“硬核”,令人震撼,收获了“盛夏的果实”。很多参展商提出明年希望扩大规模,携手全球更多的供应商和客户前来参展。
——“触摸到行业未来”。作为链博会的“主角”,参展企业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搬来“尖儿货”,频频“炸场”。特别是“链博首发站”,密集发布一大批全球尖端新品、技术与解决方案,集中呈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前沿突破成果,覆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广大参展企业在链博会看到了行业和产业未来,也找到了更多创新灵感和合作机会。
——“获得感超出预期”。链博会汇聚起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蓬勃生机,成为全球工业4.0时代的展示橱窗和实践平台。杨晓军表示,链博会的一大特点是,展台上不是普通的销售人员,而是企业高管亲自驻场找朋友、谈合作。很多参展商派出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采购官、首席运营官等在内的上百人团队来到链博会现场,主动出击,穿梭于各展区寻找合作伙伴。例如,浙江某汽车企业成功拿下400台醇氢重卡大单,价值超过2亿元,创其参展最好纪录。广东某企业自主研发的复合翼飞行汽车收获1000余架意向订单。很多展商与上下游企业在新技术和新产品上达成合作意向。与此同时,链博会也有力推动了政商互动交流。很多部委和地方领导把链博会作为重要调研场所和招商平台,给参展企业带来了政策资讯,也提供了政策建言机会。
——“跨界链接更有效”。链博会打通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多重环节,完成产业链的“化学反应”和“生态重组”。例如,空客今年首次参展就带来上下游10家合作伙伴,共同描绘涵盖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应用的大飞机产业链全貌。金马衡器与基硕科技两家专精特新企业,因前两届链博会而相知相“链”,今年联合展出合作成果,创造新的智能化生态,并现场签署下一步合作协议。
“链博会的魅力不仅在于同行业的交流,更在于跨界跨领域的碰撞。”杨晓军介绍,有农业企业表示,受汽车行业“零库存供应链管理模式”、新能源行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系统”启发,将对公司发展战略和路径进行优化。短短五天的展会,广大参展商收获颇丰,马不停蹄地与意向伙伴谈项目、跑现场,很多境外商协会将在链博会后组织外方企业赴地方深入对接洽谈,“跑步”跟进落实合作意向。
“中国的供应链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出席受到了中外媒体高度关注。黄仁勋表示,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由中国孕育并开源共享的DeepSeek、Alibaba、Tencent Hunyuan、MiniMax、Baidu Ernie Bot等世界级大模型,正在推动全球AI快速发展。他预测,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系统,在未来十年中,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生产由AI所主导的智能产品。
除了英伟达等首次参展的美国企业,链博会上还有苹果、特斯拉、霍尼韦尔、嘉吉等连续三届参展的老朋友。
“60%的参展美国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据介绍,本次参展的美国企业和机构覆盖全部“6链1展区”,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参展面积较上届提高10%。
“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大局和方向。”李兴乾认为,在当前国际经贸关系极其复杂严峻、充满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本届链博会至少提供了三个确定性答案:首先,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其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是各国工商界普遍共识。再次,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
其实,“中国供应链奇迹”一词也代表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工商界的普遍看法。中国正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快,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链博会直观呈现了中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生产创造能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标准下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到全球比重的约30%,已经连续15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是全球供应链的世界工厂。中国发挥完整产业链的优势,向世界展现了强大的供应能力,为稳定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届链博会,南非共和国副总统保罗·马沙蒂莱在开幕式上表示,“齐聚中国,我们可以携手发挥各自的优势,打造更加高效、具有成本效益、可持续且富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他们这次带来了30家具有南非特色的制造商和生产商,涵盖了从天然提取可持续来源的清洁化妆品,到在极端的非洲气候条件下经久耐用的电工设备。泰国商务部常务副次长艾卡阐·斯达瓦拉澜也表示,链博会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是一个贸易促进盛会,它发挥了桥梁的作用,让各国的工业界、创新界能够共同地走到一起,实现我们共同的使命,强化全球供应链,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
“任何一件好产品的背后都有一条高效可靠的供应链在支撑。”李兴乾表示,各国工商界也普遍意识到,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企业合作已经从产品和技术层面转向供应链层面。正如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专程来华参加第二届链博会时所说,没有中国,就没有今天的苹果。今年苹果再次携中国供应商参展。GE医疗以“国产创新、韧链共赢”为主题展示了深耕中国30余年的合作成果。实践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与“中国供给”深度融合,扩大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是广大外资企业的理性共识。
例如,参展的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惠州的乙烯项目与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同步投产;星巴克在链博会上与中国远景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麦当劳携手中国九大供应商启动“中国再生农业计划”,专门把全球供应商大会放在链博会期间举办,400多人现场参会。
“链博会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新平台,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坚定决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对广大外资企业来说,扎根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正确选择。”李兴乾如是说。PG电子免费试玩PG电子免费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