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保障”到“有质量”崇川探路普惠托育品质提升

  行业动态     |      2025-07-29 03:24

  

从“有保障”到“有质量”崇川探路普惠托育品质提升

  连日来,崇川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现场一派繁忙。这个占地3800平方米的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主体落成,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修,迎接9月首批0—3岁婴幼儿入托。

  这一中心的启用,不仅是为民服务的新地标,更标志着崇川普惠托育迈出了从“有保障”(托位数达标)到“有质量”(服务升级)的关键一步。

  崇川普惠托育从2019年起步快速发展,至目前已建成103家普惠托育机构(28家纯粹园+75所幼儿园延伸),其中省示范性托育机构2家。

  但与此同时,一个现实课题已然浮现:当全区普惠托位总量达5660个、每千人托位数4.6个时,托位使用率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正倒逼崇川探索一条普惠托育的“质量升级”之PG电子游戏科技路。

  下午三点,崇川唐闸镇街道碧林湾社区的托育园内,午睡醒来的孩子们揉着惺忪的睡眼,在保育员轻柔的呼唤下慢慢坐起身。这个400多平方米、嵌入社区的“小家”,设置了60个托位,在托的35个孩子大多来自附近社区,其中最小的嘟嘟仅有8个月大。

  “场地租赁是托育园的大头支出。2022年我们中标这处社区配套用房时,区卫健委明确了普惠专属用途,给予费用减免,极大压降了成本。”该园负责人坦言。成本降下来,实惠给家长。碧林湾园锚定“可负担”原则:按月缴费2500元/月,按季度缴费2280元/月。

  针对困扰双职工家庭的“接娃难”,园所推出弹性晚托服务:17:00后每半小时收费仅7.5元,每小时收费15元,最晚可托至20:00。“即便经常晚托到晚上八点,家长每个月支出也能控制在3000元以内。”该园负责人介绍。

  在专业照护支撑下,这样的收费标准形成了“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良性循环。园所采用1:5的师资配比,每班4名保育员大多为托育专业科班出身,既能为8个月大的乳儿提供辅食制作、抚触按摩等定制服务,也能为2—3岁幼儿设计厨艺体验、感统训练等主题活动,混龄编班则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分享。“我们家‘小树苗’已经在园内待了近两年,沟通、整理能力都有很大进步。”家长顾晓平说。

  幸福街道秦西社区托育园作为省示范机构立宝托育的社区点,灵活服务体现得更为充分:计时托15元/小时,临时托180元/次,延时服务覆盖7:30至20:00。“我们还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开展科学育儿讲座和入户指导,延伸服务触角。”园长孙巧玲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崇川区卫健委联合普惠托育机构,向区内首次送托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1000张电子消费券,可抵用500元或1000元。从场地免租的政策扶持,到消费券的精准补贴,再到基础托育的普惠定价与弹性晚托的灵活组合,崇川用清晰透明的“暖心价”体系,让“托得起”成为看得见的民生温度,也为化解“空置率”提供了经济杠杆。

  “宝贝,在这里好好的,妈妈下班就来接你!”清晨8点,市民颜悦将34个月大的儿子“叫叫”送到南通·中关村信息谷内的托育园,转身便进了同一园区的企业上班。

  在南通·中关村信息谷,像颜悦一样,把娃先送到托育园再去上班的员工,不在少数。“图的就是方便。”颜悦坦言,儿子曾由家中老人照顾,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活泼好动,老人渐感力不从心。今年5月,得知园区内就有专业托育园,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孩子送了进来。

  南通·中关村信息谷汇集科创企业600多家、3000多名员工。2023年12月,为解决企业双职工的带娃困扰,运营方引进专业托育机构落户4号楼C座1楼,并给予每年免半年房租的专属优惠。

  该园开设3个班级,主要面向0—3岁婴幼儿。每班约20个托位,配备4名专业保育员。常规托育时间为早8点至晚5点,并可弹性延长至晚8点。记者看到,三间教室均配有独立护理间,公共区域的卫浴、洗手池等设施均按儿童身高定制,细节之处尽显用心。该园以婴幼儿“五感”发展为基础,设计厨艺、艺术等主题游戏,并保证充足户外活动。

  “就近、省心、科学育儿”的特点,使该园不仅服务于园区职工子女,也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子女。截至目前,累计托育婴幼儿150名,其中园区职工子女与周边居民子女各占一半。今年暑假期间,三个班均已满额。

  近年来,崇川区通过大力发展托幼一体(75所幼儿园延伸托班)、扶持民营普惠机构(28家纯托)、探索国企民企混改(国企控股立宝托育)、鼓励用人单位办托(如市六院、市妇幼保健院托育点),以及在紫琅科技城等新兴园区布局托育服务,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托育服务体系。这张不断织密的“省心网”,将安全、方便、灵活多样的照护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单位旁,有效破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了托育的可及性和吸引力。

  “托班不仅是看护,更是专业的婴幼儿托育。”说起孩子在江苏立宝托育中心园半年多的变化,满满的妈妈感触颇深,“孩子更开朗自信了,每天回家都主动分享托园趣事。”这一变化,源于专业照护带来的显著成长。

  作为崇川区“1+N”普惠托育模式的示范标杆,立宝自2018年创办起便深耕0—3岁托育。其创新实践的“五感游戏法”,以婴幼儿感知觉发展为核心,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精心设计厨艺乐、情景剧、感统运动、生活艺术、多元音乐、STEM探索六大主题游戏。在此基础上,园区还创新打造“1园3馆”Space+特色养育空间,在运动屋、营养屋、戏剧屋,孩子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全方位激发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立宝与南通职业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创新推行“现代学徒制”,定向孵化专业人才。“我们坚持保育师100%持证上岗,其中近六成毕业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立宝托育区域园长丁杰介绍。

  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尽管立宝中心园每月收费略高于区内其他普惠托育机构,但其60个托位(含专设的12个月以下‘乳儿班’)持续满员。”被孩子们称为“夏天哥哥”的中心园长不无自豪。目前,这种以高标准中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社区嵌入式分园的“1+N”模式,已在南通、南京、无锡等地成功复制20余家。

  “实现‘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的跃升,关键在于服务质量。”崇川区卫健委家庭发展科科长施宇平介绍,崇川正着力“擦亮‘1+N’普惠托育品牌”,将其作为提升整体质量的关键引擎。全区将聚焦人员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供给多元化,探索“医育结合”新业态,并强化综合监管,全方位回应群众对“托得安心、托出质量”的期盼,筑牢普惠托育“有质量”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