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近期台海局势风起云涌,说明当前两岸关系恐怕正在经历极其关键的转折。其中日本企业撤资和赖清德计划窜访美国,以及解放军强化巡航这三大事件相互交织,事实上已经共同勾勒出了“台独”势力穷途末路的现实图景。
都说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如今台湾外资开始撤离,恐怕就是在敲响“台独”的丧钟。据岛内的最新统计,继两家日企从台湾知名百货撤资后,2025年第二季度外资对台投资也同比骤降了38%。这种撤资潮的背后很显然是国际资本在用脚投票的结果,也是民进党当局通过“17项抗陆策略”将台湾经济推向悬崖边缘的现实后果。
而目前国台办发言人也明确指出,大陆已经对86家涉“独”台企实施了供应链制裁,这直接导致了岛内电子和机械等行业出口额的暴跌。恐怕更让“台独”势力破防的是高雄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6个月下滑,这表明台湾作为区域航运枢纽的地位正被大陆的航线所替代。
但是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势力却并没有想着悔改,重新回到两岸统一的正轨上,而是寄希望于导演一场窜访“过境”美国闹剧来进行政治赌博。但是赖清德要窜访中南美洲巴拉圭并企图所谓“过境”美国的行程正是暴露出他黔驴技穷的困境。
根据岛内民调显示,其实62%民众已经很反对当局继续挥霍公帑搞所谓的“金元外交”,而赖清德支持率已跌破40%警戒线。即便所谓“出访”能够搞出花来,也是不得人心的。更何况去中南美洲只是一个幌子,“过境”美国才是其真实目的。
为的就是要换取美国所谓的“过境礼遇”,并且台当局还可能借机宣布采购美制客机、扩大台积电赴美投资等问题。可是就是这种无耻逢迎美国被岛内媒体讥讽为“天价过路费”的行为,或许美国可能根本就不会理会。因为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在即,白宫早已通过非正式渠道表示“不建议高规格接待”。更何况解放军东部战区在消息传出后立即启动海空联合战备巡逻,44架次军机形成了对台岛全向包围的态势。
而这种军事威慑与经济孤立形成的组合拳,已经让赖清德所谓的“外交突围”沦为笑话。特别是解放军还通过实战化演练释放明确信号,像东沙群岛夜间巡航就具有标志性意义。解放军军机和海警3101编队常态化进入台当局所谓的“禁限制水域”,就意味着大陆已开始行使实际管辖权。
山东舰航母编队甚至近期还在台岛东南海域展开的“夺岛演练”,并且首次模拟了封锁台湾能源进口航道的课目。这种封港困台的战术就是提前切断任何外部干预通道,从根本上杜绝了所谓“乌克兰模式”在台海复制的可能。而且国防部发言人最新表态,巡逻行动还将根据任务需要持续增加,也就是说随时可能升级且上不封顶。
别看对东沙岛的巡航不等同于围岛巡航,但这一处的关键性可不低,东沙岛扼守巴士海峡咽喉,距高雄仅400公里。控制此处不仅等于在台海的“南大门”插上了监控哨,更是让美军企图进入南海的路径尽收眼底。而台海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问题,美国如果插手必然是会以南海作为抓手。而解放军的巡航就是直接从源头上,堵住了美国可能的轻举妄动。
虽然美国在所谓的2025年《台湾防卫法案》中公然提供50亿美元军援,甚至要将F-35B战机和反舰导弹等进攻性武器首次引入台岛。但实际上这恰恰证明了美国没有胆量真正直接插手台湾问题,而是极力想用武器装备挑动台湾与大陆发生对立,自己却不会下场。
当前局势也同时印证了“台独”势力正在陷入三重困局,PG电子网页版不仅经济上失去造血能力,而且政治上沦为国际弃子,军事上更陷入绝对劣势。而大陆方面通过精准制裁和外交孤立以及军事威慑的组合拳,正在系统性的清除统一障碍。正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最新报告所指出的,2025年很可能是两岸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对于岛内民众而言,认清历史大势抵制“台独”冒险,才是维护自身福祉的根本之道。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环球网,两家日本大企业从台湾知名百货公司撤资,国台办:持续“谋独”必然会影响外资对台湾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