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要从汤君年那一辈人说起,尽管后来坐拥汤臣一品的他已经有了豪掷千金的水平。
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汤君年死死抓住了台湾市场给他的机遇,从一开始卖窗帘的小店做起,最终稳步进军房地产行业。
那时徐枫正因前夫留下的债务问题而焦头烂额,只能通过疯狂跑剧组拍戏来填补窟窿。
恰巧,汤君年就是她PG电子试玩的债主之一,长期接触下来,汤君年对这个坚强的女人渐生情愫。
不知道是不是徐枫为汤君年带来了好运,总之在二人婚后,汤君年就开始了对上海浦东新区的投资。
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片烂泥滩上投入金钱和精力,因此,当时浦东的地皮十分便宜。
汤君年看准时机,以低价在浦东拿下大块地皮,从此开启了在浦东修建各种高档酒店、餐厅、写字楼等等的序幕。
可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他抓风口的能力极强,找到的机会几乎从不会错过,浦东未来一定会成为上海的“钱袋子”。
后来的结果我们大家就知道了,浦东新区的确一跃成为上海市寸土寸金的高档中心。
在事业上取得极大的成功时,汤君年和徐枫的二位公子也相继出生,从很小的时候起,二公子汤珈铖就展现出极大的特殊性。
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小孩小的时候总是会非常黏人,一看不到大人就会嚎啕大哭。
起初汤君年夫妇只认为这是小儿子性格使然,并没有多加干涉,更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汤珈铖发出的求救信号。
尤其是汤君年,几乎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房地产项目上,徐枫也跟着忙前忙后,两人都腾不出手来管孩子。
大儿子的情况稍好一些,毕竟出生早,父母照看得早,在他们最忙的时候已经有了一部分自理能力,可小儿子汤珈铖就不同了。
从出生起,他与父母亲就长期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中,更别提在小孩最需要母亲陪伴的时期,徐枫偏偏忙得抽不出身。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他们决定将年仅12岁的汤珈铖送往美国,在外国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他们的这个决定看似是为了汤珈铖好,实则只是给从小缺爱又年幼的小儿子一记迎头重击。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或许有些人连爸妈出去一整晚自己留在家中睡觉都不敢,更别提是从小就心思细腻敏感的汤珈铖。
到达美国后,他的确享受着世界上最高级的教育水平,生活也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美国留学的生活不仅没能让汤珈铖的情况好转,甚至让他承受了更大的精神压力,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症一发作,他的反应就十分严重,连自理都成问题,更别提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了。
因此一听说汤珈铖拒绝上学的消息,爱子心切的她立刻替汤珈铖办理了退学手续,将儿子接回身边抚养。
在强大的“钞能力”之下,汤珈铖被各地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景开解了许多,情况终于逐渐好转。
但在这幸福快乐的4个月结束后,徐枫也不得不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那就是究竟要不要让汤珈铖回去继续学业?
尽管现在徐枫为了照顾儿子已经退居二线,但她依然十分关注商业上的动向,成天和母亲待在一起的汤珈铖自然也耳濡目染了不少。
徐枫先是深感惊喜,继而又仔细琢磨起儿子的话,发现汤珈铖的理解十分独到,观察十分细致,抓住了藏在细枝末节中的问题关键。
先是给了他一百万试水炒股,没想到第一次接触这种投资的汤珈铖表现奇佳,很快赚了四十万盈余回来。
这下不仅是徐枫,连父亲汤君年也同样喜出望外,他的两个儿子都拥有不俗的才能,看来汤臣后继有人了!
凭借着自己出众的能力,年仅17岁的汤珈铖就已进入自家集团任职,并且管得手下人服服帖帖,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他年纪小就轻看他。
不久后,年仅56岁的汤君年去世,一代商业巨鳄的辉煌就此落幕,家族企业的重担也交到了兄弟俩的手上。
在公司内部历练已久的两兄弟上手起正式业务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很快就经过了继任为汤臣集团董事长的徐枫的考核。
直至今天,在两兄弟的运营操持下,汤臣一品依然是无数人心目中的“财富圣地”,房价只涨不跌,一路高歌猛进。
可即便如此,现在已年近40岁的汤珈铖依然在“打光棍”,一心一意投身于自己唯一感兴趣的商业蓝图中。